2025年,随着A股市场波动加剧,在线炒股配资骗局再次呈现高发态势。不法分子利用投资者“追涨杀跌”的心理,通过虚假平台、场外配资、内幕消息等手段,将黑手伸向普通股民的钱包。本文结合近期真实案例,拆解骗局套路,并提供实用防范指南。

一、2025年最新骗局案例:血本无归的教训
1. “国信优配”APP骗局:400万本金灰飞烟灭
- 杭州股民张先生在社交媒体发布炒股心得后,被伪装成“白富美”的骗子搭讪,诱导下载“国信优配”APP。
- 骗子先以小额盈利获取信任,随后谎称“证券交易所高管亲戚”提供内幕消息,诱使张先生投入400万元,最终平台消失,资金无法提现。
- 警方提醒:正规券商不会通过小众聊天软件或扫码链接提供配资服务,更不会承诺“稳赚不赔”。
2. “华E通”虚假平台:10天骗走107万
- 宁夏平罗县居民通过短视频接触“华泰联合证券内部群”,被诱导下载“华E通”APP。
- 骗子以“机构席位账户”“专家指导”为幌子,要求支付15万元“开户费”,随后以高收益诱骗分8笔投入107万元,最终仅允许提现1万元后失联。
- 关键特征:虚假平台常伪造知名券商LOGO,通过群聊“托儿”制造盈利假象。
3. “点买A股”变种骗局:8倍杠杆背后的陷阱
- 不法分子推出“点买”业务,声称投资者提供保证金即可借用他人账户操作,杠杆高达8倍。
- 实际为场外配资新形态,平台通过设置止损线、履约保证金等规则,将亏损风险转嫁给投资者,甚至可能操纵账户进行“老鼠仓”交易。
- 监管警示:场外配资属非法经营,任何形式的杠杆炒股均不受法律保护。
二、骗局核心套路解析
1. 人设伪装:从“白富美”到“投资专家”
- 骗子通过社交媒体、财经论坛等渠道,以“高富帅”“股神”人设接近投资者,利用情感关系降低警惕性。
- 案例:深圳证监局披露,有骗子以“恋爱”为名,诱导受害者购买高价白酒、茶叶后加入“VIP荐股群”,最终亏损超90%。
2. 技术伪装:虚假APP与数据造假
- 伪造炒股软件界面,模拟真实交易数据,甚至伪造证监会、银行授权证书。
- 案例:兴安县X先生在“内部圈子”APP中,用300元“赠送资金”快速赚到2000元,待充值9万元后账户余额突然归零。
3. 话术诱导:“内幕消息”“千载难逢”
- 以“内部渠道”“政策利好”等话术制造紧迫感,要求投资者立即大额投入。
- 案例:武汉郭先生被“理财经理”以“内部8折购股”为由,诱导取出5万元现金准备交易,幸被民警及时劝阻。
三、防范手册:四招守住钱袋子
1. 核实资质:双证查询法
- 通过证监会官网查询机构是否持有《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》,通过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从业人员执业编号。
- 警惕:未取得双证的机构或个人提供荐股、配资服务均属非法。
2. 拒绝诱惑:高收益=高风险
- 牢记“年化收益率超过6%需打问号,超过8%很危险,超过10%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”。
- 案例:鑫慷嘉骗局以“日赚1%”为饵,卷走180亿元,200万投资者血本无归。
3. 保护信息:三不原则
- 不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密码、短信验证码;不点击不明链接下载APP;不通过网约车、快递寄送现金或黄金。
- 警方提示:合法机构不会要求投资者使用个人账户收款或购买商品入金。
4. 及时止损:发现异常立即报警

- 若平台以“账户异常”“缴纳保证金”等理由阻止提现,立即保存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,拨打96110或110报警。
- 案例:宁夏林小姐因“资金安全保险”骗局,分12次转账20余万元后才发现被骗,部分资金已无法追回。
四、特别提醒:警惕“正规”外衣的骗局
近期,部分骗子冒用“牛策略配资”等名义行骗,声称提供“安全可靠的线上股票配资服务”。正规券商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提供配资,更不会承诺“保本收益”。投资者可通过以下方式验证:
- 拨打券商官方客服电话核实业务真实性;
- 通过应用商店下载官方APP,拒绝私人发送的安装包;
- 拒绝接受“内幕消息”“独家渠道”等话术诱导。